黑格尔
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黑格尔的时代与生平黑格尔的时代黑格尔的生平有目的的历史什么是历史哲学东方世界中国和印度波斯帝国希腊世界罗马世界日耳曼世界宗教改革宗教改革以来法国大革命小结自由与共同体形式的自由自由与义务康德的观点黑格尔的意见有机共同体与希腊共同体的区别总结自由主义?保守主义?极权主义精神的漫长历程《精神现象学》的任务没有概念的知识自我意识的出现欲望着的精神主人与奴隶哲学与宗教精神的目标绝对知识两个问题逻辑与辩证法辩证法
黑格尔的时代与生平
黑格尔的时代
德国文学的黄金时代,比康德小十岁,受到康德影响。康德著有《纯理性批判》、《实践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
- 《纯理性批判》
- 我们是在空间、时间和实体的框架内认知事物的。
- 但空间、时间和实体并非独立于我们的客观实在,而是我们直观或理性的创造物,没有直观或理性,我们就无法理解世界。
- 独立于我们把握世界的框架的世界是什么样的--这个问题永远无法得到回答。
- 独立的实在(“自在之物”的世界)永远超出了我们的认知。
- 《实践性批判》
- 人能够遵守理性道德律,但源于身体本性的非理性欲望容易使人动摇。
- 所以道德行为总要经历一番挣扎。
- 《判断力批判》
- 审美欣赏包含着理解力和想象力的统一。
(大众)对康德的不满逐渐体现。
- 我们不可能认识“自在之物”,又宣称其存在,不是自相矛盾吗?
- 康德把人性描绘成理性与情感之间的分裂,这不和谐。
黑格尔的生平
中学优异,获得奖学金前往学习哲学和神学。毕业后在富人家做家庭教师。出版《精神现象学》和《逻辑学》不久后,被邀请到柏林大学担任教授,并在去世前一年,出任柏林大学校长。
有目的的历史
什么是历史哲学
- 对历史的“深思”应该试图把原始材料呈现为历史发展过程的一部分,而揭示出世界历史的意义。
- 反思过去能使我们看清历史的走向及其最终目标,幸运的话,该目标将是令人向往的,可视为我们奋斗的目标。
- 世界历史不过是自由意志的进步罢了。
东方世界
- 只有统治者一个人才是自由的。
- 人民需要服从专制者的意志。
- 法律甚至是道德都是一种外在的规定(如高山流水一样的存在),个人不可能形成关于对错的道德判断。
中国和印度
中国和印度是“停滞”的文明。
- 中国
- 以皇帝实施的家长式的管理为基础,所有其他人则自视为国家的孩子。
- 强调尊敬和服从父母。
- 印度
- 基本制度—种姓制度—未被看成政治制度,而被看成某种自然的,不可改变的东西。
波斯帝国
- 原则与法律对臣民和统治者都有约束力。
- 皇帝仍然是唯一的自由人。
- 统治建立在一般原则的基础上,而且未被看成是自然事实,意味着发展是有可能的。
- 建立在理智原则或精神原则基础上统治观念,是自由意识发展的开端。
- 波斯是“真正历史”的开端。
希腊世界
- 波斯帝国与希腊的战役中,希腊的胜利意味着,世界历史的潮流从专制东方的世界转到了希腊城邦世界。
- 希腊自由观念有局限性。
- 直接原因:希腊允许奴隶制。每一位公民都能够参加城邦最高决策,而奴隶进行日常工作,提供生活之需。因此希腊只有一部分人是自由的。
- 复杂原因:但希腊人习惯于将自己与其城邦密不可分的联系在一起,以至不会区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虽然希腊人自愿做对共同体最有益的事,但未运用其理性进行思考,受制于形成习惯的社会力量。
如果我是处于习惯而做某事,那么我就并非有意为之。即使没有专制者告诉我做什么,而且行为的动机看起来也发自内心,我的行动也依然受制于我的一直之外的力量,受制于是我形成习惯的社会力量。
- 作为依赖外在力量的体现,希腊人喜欢在冒险行动之前征求神谕进行指导,而非用自己的理性做出判断。
- 理性能让人对影响他的环境与力量做出批判性的反思。
- 苏格拉底所例证的原则是反对雅典城邦的一种革命性力量。
罗马世界
- 罗马由不同的民族组成,缺少任何自然的族长纽带或其它习惯性纽带,需要在暴力的支持下,以最严厉的纪律组织在一起,仿佛回到了以波斯帝国为典型的东方专职模型。
- 世界历史的进程虽然肯定不是一帆风顺,但也不是倒退,前一时代获得的东西绝不会消失。
- 区分罗马与波斯背后的原则:
- 罗马把个人权利当作其最基本的观念之一,但这种对个人自由的认可纯粹是法律或形式上的。
- 罗马帝国一直在国家的专制和个体性的理想之间保持这张力。
- 面对表面上必须服从的国家命令,只有退回到内心,躲进斯多亚主义、伊比鸠鲁主义或怀疑论那样的哲学中才能找到自由。这是一种消极回应。
- 基督教提供了一种更加积极的方法。
- 基督教的任务:认识到人类的精神本性对于他们是根本的东西。
日耳曼世界
- 教会将自己强行置于人与精神世界之间,坚持要信奉者们盲目服从。
- 教会不把上帝当作纯粹的精神事物,反在物质世界中体现。
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是自罗马时代以来唯一关键的历史事件。
- 废除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浮华和仪式,认为每个人内心中都有一种与基督的直接精神联系。
- 每一个人都能认识到其自身精神本性的实质,并能获得自身的拯救,无需外在的权威来解释《圣经》等圣典,也无须举行仪式,个人的良知便是真理和善的最终仲裁者。
宗教改革以来
自宗教改革以来,历史的任务不过是按照这个根本原则来改变世界。使所有社会制度—包括法律、财产、社会道德、政府、等等—符合理性的原则。只有到那时,法律、道德和政府才不再是自由的主体不得不服从的任意规定和权力。只有到那时,人类才将是自由的,并与他们生活的世界完全地和谐一致。
法国大革命
法国大革命本身是一个失败,然而,其世界历史意义却在于他传播到其它国家的那些原则。
小结
- 世界历史不过是自由观念的发展罢了。
- 自由需要两点:
- 个人应当根据自己的良知和信念来管理自己
- 客观世界即那个有着各种社会政治制度的现实世界也应合理地组织起来。
- 当满足这两点后,自由将不再受到限制,因为个人的自由选择与整个社会需要之间将是完全和谐的。
自由与共同体
形式的自由
当我可以随心所欲地做事时,我是自由的。黑格尔称之为形式的自由或消极的自有 — 它把个人选择看作一种基础,认为自由必须从这里出发,至于这些选择如何做出以及为何做出一概不问。
自由派经济学家和激进派经济学家的争论。
我们的需求和欲望是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社会所塑造的,而这个社会又是历史进程的一个阶段。因此抽象的自由,那种随心所欲的自由,实际上受到了我们时代社会的历史力量的左右。
自由与义务
康德的观点
我们的欲望部分出自本性,如食欲、性欲,部分来源于社会环境等外因。这些欲望都不是自己选择的,因此从欲望出发来行事不是自由的。刨除掉欲望后,剩下的就是理性。
当我们去除了所有特殊欲望甚至是最基础的欲望时,我们就剩下了合理性的纯形式要素,这个纯形式要素就是道德律自身的普遍形式——绝对律令。康德是这样说的:“只按照你同时认为能成为普遍律令的准则去行动。
考虑这样一个推理:
我想变得富有。
我能从老板那里骗来100万并且不被发现。
因此我应该欺骗老板。
这段推理的起点是:我(特指“宇航员”)应该变得富有。这一起点并不具有普遍性。(全球70亿人中只有很少人和我共有这一愿望),因此推理的结论也没有普遍性。
黑格尔的意见
黑格尔认为康德的观点是一种进步,但是有两项反对意见。
- 康德的理论只能给出空洞的、普遍形式的道德律,而不能说明我们具体的义务是什么。
如果没有出发点,就到不了任何地方。
- 康德的观点使人性发生分裂,使理性与欲望处于永恒的冲突之中,并且否认人的本性方面有任何权利得到满足。
康德留下了一个没有回答也永远不可能回答的问题:为什么我应该是道德的?
有机共同体
一个有机共同体回去培养那些对共同体最有益的欲望。会给其成员灌输一种观念,即他们的身份就在于成为共同体的一部分,因此他们不会想到脱离这个共同体而去追求自己的私利。
有机体与其成员的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有机共同体不会忽视其成员的利益,一如我不会忽视我左臂的伤。
与希腊共同体的区别
希腊的那种道德仅仅是一种习惯,他无法要求自由思想者去遵守。自由思想者只会效忠于他们认为符合理性原则的制度。因此现代的有机共同体必须建立在理性原则的基础上。
总结
自由主义?保守主义?极权主义
黑格尔并不是在谈人民主权是自由社会的基本要素那种政治意义上的自由,他所感兴趣的乃是一种更加深刻、更具形而上学意义上的自由。
黑格尔·认为,人民选举权就相当于人们依照自己的物质利益对某位候选人多变甚至是古怪的好恶去投票。但是当代为民主制度辩护的那些人认为,无论大多数选举人可能有多么冲动和任性,选举依然是自然社会的一个要素。
精神的漫长历程
《精神现象学》的任务
历史只不过是自由意识的发展罢了,是因为精神就是历史的发展。《精神现象学》中解释了这一思想。
现象学研究的是事物呈现给我们的方式。
认识往往被比作我们借以把我真理的工具,如果工具出了问题,到头来我们可能除了谬误以外什么也得不到。但是经由“认识”这一工具观察的实在是否是实在本身,而不是某种“经由媒体的实在”?在物理学中,常见办法就是减去工具或媒介带来的影响。例如我们观察一根一半在水中的棍子,发现棍子在水中的部分发生了错位,但我们可以通过折射定律消除掉折射带来的差异。但是对于“认识”这一工具而言,我们又有什么可以减掉的呢?
试图在认识之前进行认识是荒谬可笑的,彷佛告诉一个不会游泳的人:在学会游泳之前,切勿下水。
应该从意识内部去考察:从一种自视为真正知识的简单意识形式出发,不过这种简单意识形式将会证明自己还达不到真正的知识,因此其不得不采取其它方法来克服它,于是就发展成另一种意识形式,直到到达真正的知识。这就是为什么世界历史不过是自由观念意识的发展史,以及为什么历史上发生的事情都是必然的。
没有概念的知识
最原始的意识形式:感觉经验层面的确定性,或简称感性确定性。感性确定性仅仅记录下我们感官所接收的材料,是对呈现于我们感官的特殊事物的认知,并不包括对感官所获得的原始信息进行分类整理。
感性确定性无法表达自我所确定的知识,因为一旦想要表达知识必须借助于通用的概念——这一句超越了感性确定性。
黑格尔认为没有普遍概念就不可能有知识。
- 专名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只是人类给“这个“贴上了一个无意义的标签。
黑格尔不否认有某种东西无法用言语表达,但他断言:这只不过是某种非真实的,非理性的,被径直相信的东西,这实际上不是知识,而是一种纯粹主观的个人意见。意见不是知识,只有公之于众才能变成知识。
这样感性确定性就从内部论证了自己的不完善。
自我意识的出现
意识的两个新阶段:“知觉”和“知性“。
在知觉层面,意识根据对象的普遍的性质对其进行分类。
在知性层面,意识又把它自己的规则强加于实在。这里的规则指牛顿的物理学定律以及后来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宇宙观。这些物理学定律使材料变得更有条理和可以预测。其中用到的如”力“等概念并非我们看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而是我们的知性为帮助我们把握实在而构造出来的东西。
知性层面并不了解这些性质,而把它当作需要理解的客体——意识实际上是在试图了解它自身的创造物——意识已经到达到了能够反思自身的阶段。这就是潜在的自我意识。
欲望着的精神
黑格尔强调:自我意识不可能孤立存在。
自我意识需要一个在它之外的对象,这一外部对象也是某种与它本性相异的东西,一种与之对立的形态。 自我意识与外部对象间有一种特俗的关系,通过欲望的形式表现出来。欲望某种东西就是希望去拥有它,不把它整个毁掉,同时将它转化为属于你的东西,从而消除异己性。
自我意识似乎注定永远不会满足,因为作为独立客体的欲望的对象被取消,自我意识将会毁掉自身存在所需要的东西。
黑格尔对于这一困境的解决方案:让自我意识的对象成为另一个自我意识。这样一来,每一个具有自我意识的存在都有与之相对照的另一个对象,而此另一个“对象”也就不单纯是一个必须被占有,作为外部对象被“否定”的对象,而是能够占有自身,从而取消作为外部对象的它自身的另一个自我意识。
两种解释:
- 要想看到自己,就需要一面镜子。要想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具有自我意识的存在,就需要能够观察到另一个具有自我意识的存在。
- 自我意识只能在社会相互作用的环境中产生。一个孩子如果是在与所有其它具有自我意识的存在完全隔离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那么其心智发展永远不会超出单纯意识的水平,因为自我意识产生于社会生活。
主人与奴隶
后面使用“人”来称呼具有自我意识的存在。
每个人都需要另一个人来建立他对她自身的意识。每个人到底需要从他人那里得到什么呢?黑格尔说,那就是承认和认可。
自我意识试图变得纯粹,为此它必须标明自己不隶属于任何纯粹的物质对象 —— 他人的身体以及自己的身体 。于是一个人同这两种物质对象进行生死斗争——设法杀死他人和用自己什么进行冒险。因此两人最初的关系不是和平地互相承认,而是斗争。
- 那么没有进行过生命冒险的人的就不是真正的人吗?不然,比如我们证明一个定理的过程,并没有使其变得正确,而是表明了它是正确的。因此没有经历过生命冒险的人,仍然可以是一个人。或者可以认为,某些人在某时某地必然会以生命为赌注去证明其身体的独立性,但这种证明需要每个人都去重复。
每个人都决心置他人于死地,但经过思考就会发现,这个结果对谁都不利。失败者将会死去,胜利者失去了他需要证明自己作为人的感觉的那个承认来源。因此胜利者将会饶失败者一命,自己成为主人,失败者成为奴隶。
- 初看起来,主人固然奴隶的承认,但是在主人眼里,奴隶只是一种东西,而不是一个独立的意识,因此主人终究未能获取他所需要的承认。
- 对于奴隶:
- 缺乏充分的认可。
- 在劳动过程中,奴隶把自己的观念变成了某种永恒的东西。(例如把一方木料通过他的构想设计努力制成椅子。)因此奴隶意识到自己的意识,因为他把面前的意识看成了某种客观的东西。在劳动中,奴隶发现他拥有自己的精神。
40年后,马克思提出了自己的“异化劳动”思想。如果劳动的对象是他人的财产,尤其是一个异己的敌对者的财产,工人就失去了自身对象化的性质。资本主义制度中,工人所产出的一切都属于资产阶级。这些产出增加了后者的资本并加强了他对工人的统治。因此工人对象化的本质不仅失去了,而且变为了一种压迫他的敌对力量。这就是异化劳动。
哲学与宗教
“苦恼意识”是在基督教背景下存在的一种意识形式。苦恼意识渴望独立于物质世界,渴望与上帝想象,渴望成为永恒和纯精神的。但同时它又意识到自己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认识到它的身体欲望以及它的快乐和痛苦是真实的,无法逃脱的,结果苦恼意识就发生了内部分裂。
赐予我贞洁和节制吧,但不是现在。
使人性发生分裂,是一切把人与上帝分开,把上帝置于人类世界之外的“彼岸“的总价殴打最终结果。
精神的目标
《精神现象学》中没有给出明确的国家、时期、事件或人物。(尽管可能非常明显。)一切都彷佛是作为一个一般过程的例子来处理的,精神受其寻求自我实现的被宰必然性的驱动而不得不经历这一过程。黑格尔设法给人这样一种印象:即使精神的发展发生在火星,他所描述的过程也同样会发生。
- 自由并不是随心所欲地行事,而在于有一个自由的精神。精神必须控制其他一切,而且必须知道他在控制着。
- 黑格尔所认为的真正自由可见于理性选择。
- 黑格尔认为理性从本性上来说是普遍的。
因此人类要想是自由的,就必须充分认识到其理性的从而使普遍的理智的本性。
绝对知识
为什么黑格尔要把自我认识称为“绝对知识”呢?难道不应该说,自我认识只是知识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吗?
这一反驳包含了两个误解:
- 绝对知识是关于世界本身的知识,而不是关于纯粹现象的知识。黑格尔的目标是哲学的目标——表明真正的知识如何可能,而不是科学家的目标——增加我们所拥有的知识。
- 黑格尔自称“绝对唯心主义者“。唯心主义的含义是:构成终极实在的是观念,或者宽泛的说是我们的精神、我们的思想、我们的意识。相对的唯物主义认为终极实在是物质的。二元论则相信,精神和物质都是实在的。
只有基于实在是精神的创造这一概念,黑格尔才能表明我们可以拥有真正的知识。把认识当作把握世界的工具,就把观念与实在割裂了。
当精神认识到它所努力认识的东西就是它本身时,绝对知识就达到了。
两个问题
- 黑格尔说,在感性确定性阶段,精神记录来自感官的材料,不就预设了存在着来自某个地方的未加工材料——也就是说暗示了有精神本身之外的某种东西存在。同样的观点甚至更适用于精神通过对世界起作用而实际塑造世界这一看法。
- 主观唯心主义:认为终极实在是每个人自己的思想和感觉。绝对唯心主义:只有一个精神,只有一个终极实在。黑格尔需要一个集体的或普遍的精神概念。如果有无数个不同的个体精神,那么任何一个个体精神都不可能把大部分的实在当作他自己的创造,因为大部分的实在将由其它精神的实际创造所构成。故黑格尔把精神理解成某种宇宙意志,一种”万物归一“的想法。
逻辑与辩证法
辩证法
正题:辩证运动的起点。下一阶段,这个正题表出现了自己的不完善或不一致,于是发展成了第一阶段的对立面或否定——反题。然后反题也表明自己是不完善的,因此必须将它们结合和统一起来,便引出了第三阶段——合题。
事实往往证明,合题在其它某个方面是片面的,于是他将充当一个新的辩证运动的整体而使过程继续下去。
黑格尔说,辩证法之所以能充当一种阐释方法,是因为世界本身就是辩证运作的。
绝对理念
黑格尔像是一个超泛神论者,即宇宙万物都是神的一部分,但与泛神论者不同,在超泛神论者那里,神比宇宙重要,因为神是整体,整体要比所有部分之和更伟大。如果人与细胞之间的关系。
Prev
Reading Notes
Next
RoPE 旋转位置编码
Loading...